Physics
物理
簡介
本科為自然科學中重要的分支,著重研究物質、空間、時間等各自的關係,更廣義地說,物理學探索萬物之基本原理,故稱之為「物理」。物理學在工程學、醫學等不同領域中擔當不可或缺的角色,而且學習物理學創有助學生建立一套科學、科技、社會和環境四方面相互連繫的整體觀念,因此在新高中課程中選修物理科,可讓學生掌握基本大學或大專相關科目的基礎知識。
目標
本校物理科課程融合了傳統的面授教學和線上自主學習的平台,旨在提供全面的學習體驗。學生在課程框架的指導下,將運用傳統筆記的習題研習方法,以確保對基礎概念的深入理解。
透過自學平台,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節奏重溫和深入研究不同課題。他們將學習如何自主管理時間、設定學習目標、尋找資源和解決問題。這種自主學習的方法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自主性,使他們成為主動、自律和有創造力的學習者。
在物理實驗方面,學生不僅學習如何進行實驗,還將學習編寫實驗報告的技能。他們將了解實驗報告的編寫流程和標準,培養清晰、準確和系統性的表達能力。這樣的訓練有助於提升學生在二十一世紀創科年代所需的科學創新和溝通能力。
物理學提供傳統嚴謹的理學訓練,目的除了分析和了解自然規律外,更著重於解難能力的培養,經過基礎物理學訓練後,有望能提昇學生解決問題的素養,以及具邏輯推理分析的能力,更重要是不怕面對困難的科學素養與情意。
課程
級別 | 課程範圍 | 備註欄 |
---|---|---|
中一 | 不適用 | 未開本科 |
中二 | ||
中三 |
第一冊 熱和氣體: ch.1 - 4 |
|
中四 |
第二冊 力和運動: ch.1 - 6 |
|
中五 |
第三冊 波動 II : ch.6 - 8 |
|
中六 |
E2 : 原子世界 |
評估
- 強調解難能力:
本科物理課程著重培養學生的解難能力,讓他們建立基本解難模型。透過師生討論和生生討論等方式,學生能夠在課堂上研討相關學科內容,建立知識概念和推導知識。
- 形式性評估和總結性評估:
課堂上使用形式性評估來幫助學生建立相關知識,同時也進行總結性評估以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評估與課業相互連結,著重一題多解和同題異構等方法,鼓勵學生在解題過程中展現多樣的思維方式。
- 拓展活動:
物理科適時舉辦不同的活動,以拓展學生在不同能力上的展現。這些活動可以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實踐能力,並提供他們應用物理知識的機會。
- 答題技巧訓練:
本科物理課程經常訓練學生應對新高中文憑試的答題技巧。這包括培養學生對不同情景問題的回應能力,讓他們了解考評的要求,以便更好地應對試題的內容。
獎項
- 16-17 第十六屆環保創意模型設計比賽:-- 中學組 (季軍)
- 17-18 氣墊模型船比賽 :-- 高中組(八強)
- 18-19 雪花片模型比賽 :-- 高中組(十六強)
活動
- 15-16 參觀機電工程署
- 15-16 E-week工程師工作坊
- 16-17 第十六屆環保創意模型比賽
- 17-18 校內電容車比賽
- 17-18 氣墊模型船比賽
- 17-18 IVY 砌橋比賽
相片
15-16 E-week工程師工作坊 |
15-16 參觀機電工程署 |
16-17 環保創意模型設計比賽:-- 高中組(軍) |
18-19 雪花片模型設計比賽:-- 中學組(十六強) |